在海德堡的第三天,我們坐火車來到巴登-符騰堡邦的首府-司徒加特。
司徒加特是個工業大城,Porsche和Mercedes Benz的總部都在這裡,這也是我們來這裡的重點。從海德堡來這裡,乘坐ICE大約一個小時。
在司徒加特火車站外,往回看。就可以看到Mercedes Benz三星廠徽在屋頂轉啊轉的。
司徒加特火車站
這張街景很可以表現司徒加特的特色。路上前後各一台Benz和Porsche,建築物上寫的是Bosch。
Porsche Museum可從火車總站搭S6坐到Neuwirtshaus/Porscheplatz。博物館的建築物就在車站旁邊。我們到的時候博物館還沒有營業,就先到外面逛逛。博物館對面就是Porsche的展示中心,對街則是Porsche的工廠。
展示中心外面停一台911 targa試乘車,65歐元可以開一個小時。
買票進場,票價8 歐元。
進入博物館,第一台看到的就是Porsche在1898年所設計的”油電混和車”。Porsche在一進門就放這台,我想就是要告訴大家”hybrid”不是什麼新技術,一百多年前我們就在玩了。
接下來就是保時捷博士展開汽車製造的歷程。牆壁上的這句話,只能說是天縱英明了。
簡單來說,保時捷的造車歷程,就是保時捷的參賽歷程。在博物館裡,賽車的數量和遠比市售車來的多,這相當符合保時捷車廠的個性。
賽車設計一直是保時捷的強項。賽車要跑得快,首要有強大的引擎來推動,早期保時捷引擎的特色就是氣冷、水平對臥與渦輪。
氣冷引擎的特色就是都可以看到大大的風扇。因為保時捷博士簡單至上的原則,認為水冷引擎結構複雜,一旦漏水引擎無法散熱就會報銷,而氣冷則無此問題。
水平對臥引擎有重心低的優點,這在賽車上可是非常重要的。低矮的重心能夠加強過彎極限,以更快的速度過彎而不致失去循跡。
保時捷對於增壓引擎的設計也是業界領先者,著名的911 turbo已經成為渦輪車的神話。
再來,賽車要輕。保時捷使用鋁材的、玻璃纖維等輕量化材質造車,是執車界之牛耳。
這裡就展示了二次大戰後Porsche 64利用風洞設計的車體。
車輕、速度快,要如何為保持高速的穩定。空氣動力的設計就是關鍵。
下面這張圖不是我沒有把照片轉正,而是為了顯示這台Porsche956賽車,在時速321.4km時所產生的下壓力,可以完全拖住車體的重量。簡單來說就是可以這個速度在天花板上開。
除了這些驚世駭俗的超跑與強力引擎,Porsche也做過農用牽引機具,甚至這牽引機是Porsche銷量最多的型號。
Porsche也與Harley-Davidson合作設計了V-ROD機車。這台車幾乎拿掉大部分了傳統H-D的元素,為這當時搖搖欲墜的車廠注入活水。
這台C88則是與中國車廠合作的型號,
911車系是Porsche的主力車系,相較於其他車廠的跑車,特點非常明顯。
後置引擎後輪驅動、蛙眼車頭、氣冷引擎(996以後就變成水冷了),讓人無論是聽聲音還是看到外型,辨識性相當強。
但在 之前,Porsche也設計過前置後驅的”特異”車種,例如924車系及928車系。其中928車系更以強大的四輪轉向系統,在當時稱霸車壇。
在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台Porsche 959。這台車號稱是Porsche的移動實驗室。高達450匹的馬力、四種駕駛模式切換、強大的空力設計,在30年前真是獨領風騷。逼得Ferrari推出F40對應。
這台這是為何符合FIA GT1賽例,所推出的Porsche 911 GT1。因為只是要符合賽例規定,所以只做了20台。和競賽版GT1幾乎沒有差異,在當時售價150萬德國馬克。
接著GT1之後,是Porsche近年參賽而且取得優異成績的Le Mens賽車。
隨著環保意識及油價高漲,Porsche也重操舊業,將混和動力帶入賽車領域。這台911 GT3 hybrid就是一個代表性作品。
在展覽的最後,放著這台918 Spyder。宣示了Porsche在未來加強開發混和動力的方向。
一樣具有豐富的賽車歷史,相較於Ferrari的熱情奔放,Porsche則展現精準、冷靜的德式硬派風格。在參觀Porsche Museum的時候,這樣的感覺一再重複。在Ferrari你是看不到數學公式的,那太硬派了,這不是紅鬃烈馬的熱情風格。而在Porsche你可以用計算的方式體會怎樣做賽車會跑得快,怎樣的策略會贏冠軍,而未來Porsche將朝什麼樣的領域前進。
補充影片